近日,不少消费者反映在网络上搜索汽车购买信息时遭遇了令人困惑的现象。一些用户在查询“传祺M6选购指南”或相关车型评价时,意外点击进入了名为“传奇找服网站”的游戏广告页面,甚至被引导至一系列新手游开服时间表的推送内容中。这一看似滑稽的现象,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当前网络信息生态中平台责任、广告监管与用户体验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
记者调查发现,输入“买传祺M6十大忠告”等关键词后,部分搜索引擎结果页面前排出现了标注为“广告”或“推广”的链接,其标题与用户搜索意图高度吻合,但点击后却直接跳转至完全无关的游戏类网站。这些网页大多以“新服开启”“爆款推荐”“注册送好礼”为诱饵,试图吸引用户进一步点击。
从事IT行业的张先生向记者表示,自己曾在研究传祺M6车型时连续三次误点这类广告。“明明是想看车的空间布局和油耗数据,一点开却是网游角色的宣传图,关都关不掉”,他苦笑着说,“这种误导性推送不仅浪费时间,更让人对网络广告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为何汽车类搜索会与游戏广告纠缠在一起?某互联网广告代理机构从业者王女士透露,这背后其实是关键词竞价投放机制的漏洞。“一些游戏推广商通过购买大量热门关键词——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母婴、教育等高频检索词——来捕获流量。由于算法匹配优先考虑出价而非相关性,只要用户搜索行为触及关键词库,就可能触发跳转。”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用户体验,更涉嫌违反《广告法》和《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广告可识别性和相关性的规定。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赵伟指出,广告发布者与平台如果明知或应知广告内容与所推广关键词无关,却仍进行投放,则涉嫌构成虚假宣传及不正当竞争,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而从用户角度出发,这类误导性跳转还可能带来更深层的安全隐患。多位网络安全专家提醒,部分跳转链接背后可能隐藏着钓鱼网站、恶意软件下载或个人信息采集代码,用户一旦误触,设备安全与数据隐私将面临风险。
面对质疑,某大型搜索引擎平台回应称已建立“广告质量与相关性筛查机制”,并设有用户反馈渠道。但记者测试发现,截至发稿前,以“传祺M6”为核心的部分关键词仍可检索到游戏类广告条目。平台方表示将持续优化算法,加强人工审核,尽最大努力减少无关广告的展示。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问题并非个例。近年来,从“考研资料推送网游”到“母婴用品跳转博彩平台”,风马牛不相及的广告关联现象频发,已成为困扰广大网民的“数字牛皮癣”。其治理不仅需要平台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技术监管精度,更依赖于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的协同发力。
另一方面,普通用户也应增强辨别能力,养成“先看网址后点击”的习惯,优先选择官方或经过认证的来源,同时对明显偏离搜索意图的推送保持警惕。在遭遇误导广告时,积极通过平台投诉渠道或12315热线举报,共同推动网络广告环境的清朗化。
技术的本质是服务于人,而非误导或侵扰。当搜索框不再是便捷获取信息的工具,而成为广告绑架流量的入口,其信任基础也将随之动摇。如何在商业变现与用户体验之间取得平衡,将是所有平台必须长期面对的课题。唯有将真实性、相关性和安全性置于首位,才能真正赢得用户的持续信赖,构建健康、可持续的数字生态。